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锐评”7月14日刊播题为《美国的技术霸权主义要走向何方》的文章,多家予以转载。
7月14日至15日,法国Radio LCF电台脸书账号、意大利RADIOWE网站、印度《每日晨报》网站、约旦环球电台脸书账号、美国商业新闻网、美洲商报网站、华人PT门户网、华人头条APP、葡新报APP(脸书账号、推特账号)、欧联华文网、加拿大商报网站、西非在线网站、非洲时报网站、希中网、日本华商网等多家纷纷转发。7月16日,香港《大公报》刊发了这篇评论。主要报道内容如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表题为《国际锐评:美国的技术霸权主义要走向何方》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美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科技强国,科学技术创新处于全面领头羊,即便在近期美国认为受到竞争威胁最大的领域,比如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其科学技术创新优势地位在短期内也是无人能及。但是,近期以来,美国借助贸易争端,单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限制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发布了《中国的经济侵略如何威胁美国和世界的技术与知识产权》报告,随后通过收紧外国企业在美投资规则的法案,甚至利用核心技术来对他国进行限制,不惜“冷战”,充分表现出了技术霸权主义的行为特点。
文章称,当前,美国的技术霸权主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核心技术打压潜在竞争对手、获取高额利润。二是以国家安全为由干预正常的市场之间的竞争行为,保护核心技术和市场,破坏市场公平秩序和投资。三是以关税等手段限制其他几个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美国,打压其他几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
文章指出,长期以来,美国在全球化分工体系中,牢固地掌握着核心技术的优势地位,占据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在国际规则的框架下,保持自身的技术一马当先的优势是必然的,美国的跨国公司即便在外国设立了很多合资公司、进行研发投资,甚至收购了很多国外企业,也仍就保持着这种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美国部分领域优势丧失,也不能就认为安全受到了威胁,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其他几个国家就可以说就没有“安全”可言。
文章进一步指出,遗憾的是,美国政府出于对自身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考虑,采取单方面措施限制技术外流、封锁和扼杀他国技术进步的手段,自行其是,以技术胁迫他人达到自身目的,实际上实行的是技术霸权主义,选错了药方,必将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一是由单边技术霸权主义行为导致的世界技术和贸易争端,对全球技术进步和国际经济发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会造成全球经济发展的倒退,给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复苏带来阴影。二是不顾现代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规则而采取单边的极端行为,破坏全球分工格局,是对国际规则的践踏。三是不尊重他国技术进步需求,导致自己陷入“孤立”局面。四是不顾技术的生命周期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开放本质要求,违反了技术进步的规律,缺乏技术竞争的压力和技术更新换代的动力,最终会导致自身技术进步动力丧失。
文章认为,从当今发展的形势来看,全球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先进的技术的转移扩散是不可阻挡的。创新的本质是开放的,如果把企业层面的竞争手段拿来当作国家层面的事情来处理,采取有组织的行为去限制和阻隔技术交流,最终损害的是自己。
文章强调,中国经济社会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巨大需求为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科学技术创新实力经过持续的积累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当然,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将世界各国联结成为一个更加紧密的整体。在一直在变化的国际竞争环境下,美国靠单方面的技术限制和封锁根本不是处理问题的良方,也不可能达到限制他国技术进步的目标。中国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必然是不可阻挡的。
文章最后指出,毫无疑问,经济全球化趋势已不可逆转,全球化治理要进一步改革,单方的霸权主义行为与本国、全球化发展需求是违背的,不可能达到实际效果。继续坚持推进全方位开放合作,在开放中求发展,推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层次地融合并向深层次演化,一同推动世界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是各国明智的选择。任何违反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实行技术霸权主义的行为,最终都将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