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经济稳步的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年,在以旧换新政策等因素带动下,家电行业增长态势良好。统计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家电行业累计主要经营业务收入达1.95万亿元,同比增长5.6%;总利润达1737亿元,同比增长11.4%。
“这一成绩背后,不仅是家电厂商的产品创新,更离不开广大家电流通企业的共同努力。”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徐东生表示,零售业关系国计民生,不仅是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吸纳就业、保障民生的重要载体。
2025年,“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已被列为政府工作任务之首,并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当前,各地家电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等多项活动都在热烈进行中,对于广大家电品牌和渠道商而言,今年是充满机遇的一年。
近日, “合而不同 AI无止境——2025中国家电创新零售峰会” 在上海举办。本次峰会发布的《2025中国家电零售与创新白皮书》预测,2025年中国家电大盘(不含3C)零售额9155亿,同比增长1.4%。
该白皮书由中国家电网与奥维云网联合撰写。中国家电网总编吕盛华表示,中国家电创新零售峰会一直为促进家电零售各业态之间融合发展、高效协同而努力。《2025中国家电零售与创新白皮书》全面梳理了当前中国家电零售和创新及发展的新趋势,希望能为企业找准战略发展趋势、快速推进生态创新提供深度参考,为行业进一步的发展找到新动能新增量,持续推动中国家电创新零售纵深发展。
当下,家电零售业面临着如何以“国补”为助推器,加快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对于2025年市场的发展,我们大家都认为应该要降低预期、精耕细作、升级转型,利用国补窗口期,培养用户买高端的意识,激活以旧换新需求,同时企业和渠道还要加紧练内功,以创新谋发展,做家电长期主义者。”奥维云网总裁郭梅德表示。
首先是“经营人”——贴近用户。渠道一定要做好用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引流、蓄水、转化、激活、回流各个阶段的精细化运营,更好使用户得到满足需求,增强用户粘性,从而提升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
第二是“升级货”——破卷向新。《白皮书》认为“以旧换新”作为当下最大的消费潜力并未被全部激活,需求侧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仍在加速发展,但供给侧的创新与革新却在放缓。当下的家电市场,存量换新的高标准撞上产品技术的微创新,仍处于供需错配的新周期。家电企业在制定未来战略规划与进行深度思考时,必须紧密依据长周期的产业规律。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和优质服务来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体验,是突破市场瓶颈的关键。
第三是“深耕场”——渠道融合,《白皮书》梳理了家电渠道进化,分别是线上线下融合(OMO)的营销模式、私域直播的常态化、O2O下沉渠道的零售转型、苏宁Max、京东Mall和天猫超级旗舰店等大店升级、地方性连锁卖场的本土化深耕、专卖店渠道在“国补”下的运营和服务转型。并且针对每一种变化给出具体的创新建议。
第四是AI革命——价值重塑。AI技术的火爆改写了家电的底层逻辑,过去的家电只是“会动的工具”,现在却变成“会思考的生活管家”。这也让家电行业从过去的“卖硬件”转变为“卖服务”。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营销服务,AI技术将贯穿整个产业链条。
在用户竞争的时代,惟有围绕着用户做文章,赢得用户,才能掌握市场主动权。如何获取用户注意力,更好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成为本次峰会上厂商共同关注的话题。
TOP渠道作为家电零售中的中坚力量,对于用户的消费需求变化有着敏锐的嗅觉。包头同利家电总经理祁莹介绍,在2024年国补落地之前,同利家电就已长年坚持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以旧换新服务,形成独有的销售闭环,送新拉旧一步到位。空调、热水器免费拆机服务,这些服务让同利家电在用户心中赢得了信赖。“我们不去追求风口,不走捷径,踏踏实实做家电零售人应该做的事情,尤其要坚守初心,这个初心就是为广大购买的人服务的心。”祁莹说。
以旧换新国补政策落地后三个月,小红书平台“以旧换新”关键词搜索量增长233.67%、相关联的内容阅读量增长超230%。小红书商业家生活行业平台专家负责人浮锦表示,“小红书通过对社区内容的深度挖掘,精准洞察居住趋势,如‘旧房改造’类线亿次。小红书凭借丰富的内容生态和先进的数据算法,并基于用户在售前、售中、售后这三个关键决策阶段的共性特征,为品牌商家打造差异化的经营销售的策略。助力家电行业各方在小红书生态内精准触达目标客群,驱动业务持续增长与创新发展。”
作为进入中国市场多年的外资品牌,松下紧盯消费者需求,通过技术优势不断推出商品。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副总裁林一斌认表示,“正是因为存量经济的到来,现在正是重新再回到顾客起点,提供高价值商品和高品质服务的时候,这正是松下的使命。”目前,松下持续发力“住空间”,致力于为用户打造居住空间家电的整体解决方案,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所憧憬的悦己的生活空间,通过进化和组合,逐步拓展空间场景,丰富顾客价值,包容更多样化的生活需求。